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(水平)考试取得高级、中级、初级的资格,不再参加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相应专业相应层级的职称评审,直接认可其具备相应层级的职称,并可作为申报高一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条件。

 

1、 学历资历

序号

学历层次

专业要求

专业年限

评审方式

技术资格

1

本科

理工类

15

考核评审

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15 年以上,取得并被聘任高级工程师 5 年以上

2

硕士

13

考核评审

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13 年以上,取得并被聘任高级工程师 5 年以上

3

博士研究生/博士后

7

考核评审

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7 年以上,取得并被聘任高级工程师 5 年以上

 

2、专业资历与能力(具有下列条件之一)

(1)研究开发岗位应具备的条件:

①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领域,具备很强的主持和组织研究工作的能力,主持(负责)过重大科研任务、重大工程项目、或省级以上技术研发平台工作;

②能够根据国家或本地区需要和学科国内外发展状况提出本学科、本专业研究方向,选定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开创性的研究课题,开拓一个新的研究领域;

③能创造性地解决重大的、关键性的技术难题,能够指导并完成国家或省(部)重大科研项目;

④主持的重点科研项目或取得的成果有较高的应用开发价值,经推广应用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;

⑤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,发挥了较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。

 

(2)生产工艺岗位应具备的条件:

①主持过重大系列产品的装备研制、工艺设计、制造、安装或调试等工作,或主持过企业重大技术改造、设备改进、提高产品质量或工艺水平等方面工作;

②全面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最新技术、工艺现状、最新科技信息和发展趋势,并能主持本行业领域内的有影响力的论坛或作主旨发言;

③能创造性地解决生产工艺中的重大、关键、复杂、疑难技术难题;

④在主持引进新资源、新产品、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设备、新工艺等方面,有效地解决了设备(产线)安装调试过程中的重大关键问题,取得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;

⑤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(前沿技术)和自主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,或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中发挥了主导作用。

 

(3)技术管理岗位应具备的条件:

①精通本专业理论知识,熟悉国内外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,具备把握全局的宏观管理、战略思维、统筹协调能力;

②能全面负责指导软科学研究和重大技术项目的质量监督、控制;组织或参与制定国家或本地区、本级政府或本部门的信息化长远发展规划、推动本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、规章制度和相关标准,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;

③全面掌握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、技术规范和技术规程,具备对大型工程项目进行评估和鉴定的能力;

④有丰富的技术管理实践经验,具备较强的规划、综合分析、判断、总结能力,或具备提出重大(重点)项目的课题选题、立项论证报告、方案设计的能力;

⑤对本专业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,具备较高的技术经济判断、评价及市场分析与预测能力,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方面,能为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相应的决策咨询,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 

3、业绩与成果(具有下列条件之一)

(1)研究开发岗位应具备的条件:

①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;

②省(部)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获得者,或省(部)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前4名,省(部)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前2名或2项省(部)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奖;

③主持国家或省(部)级重大科研项目2项以上;

④获得中国专利金奖(个人排名前3)、银奖(个人排名前2)或获得国家授权的与本专业有关的发明专利3项以上(排名前3);

⑤在生产科研实践中,或科研项目中,或新产品开发过程中,主持(独立)解决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或填补国内同行某一技术领域的空白,或取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,产生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,整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;

⑥主持完成2项以上省(部)级以上重大工程项目,或担任该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(排名前3)。

 

(2)生产工艺岗位应具备的条件:

①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;

②省(部)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获得者,或省(部)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前4名,省(部)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前2名或2项省(部)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奖;

③主持国家或省(部)级重大工艺改造和创新项目2项以上;

④获得中国专利金奖(个人排名前3)、银奖(个人排名前2)或以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授权的与本专业有关的发明专利3项以上(排名前3);

⑤在研究成果或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为商品生产过程中,解决过重大工艺技术问题,或主持完成引进大型先进成套(单机)设备、生产线的研究、设计、安装、调试、技术改造的全过程,或主持(负责)过大型企业重大技术改造、设备改进、提高产品质量或工艺水平等方面的工作,取得突破性成果,或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 

(3)技术管理岗位应具备的条件:

①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;

②省(部)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获得者,或省(部)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(排名前4),或省(部)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奖(排名前2),或2项省(部)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奖;

③组织省市重大项目的规划、申报、评审、立项、验收等工作;

④获得中国专利金奖(个人排名前3)、银奖(个人排名前2)或获得国家授权的与本专业有关的发明专利3项以上(排名前3);

⑤组织高新技术、重大工程项目引进和现代化管理方法实施且负责组织、监管的项目受到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奖励,在推广应用中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;或主持(主审)过本部门、本单位科研课题、自立项目的立项论证报告(可行性研究报告)、实施方案、方案设计、评估和鉴定工作;

⑥从事技术管理工作业绩突出,获得过省(部)级以上奖励。


4、专业论文、著作(具有下列条件之一)

(1)研究开发岗位应具备的条件:

①撰写并公开出版有较高学术价值专著1本以上(8万字以上,排名前2);

②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本专业学术论文(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);

③在正式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以上(第1作者不少于2篇);

④主持编写国家、地方、行业、团体、企业的技术标准、技术规程、技术规范2项以上,并正式公布实施;

⑤主持编写完成2项以上国家级或省(部)级重大工程项目的项目报告、技术报告、工程设计方案等。

 

(2)生产工艺岗位应具备的条件:

①撰写并公开出版有较高学术价值专著1本以上(8万字以上,排名前2);

②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本专业学术论文(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);

③在正式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以上(第1作者不少于2篇);

④主持编写国家、地方、行业、团体、企业的技术标准、技术规程、技术规范2项以上,并正式公布实施;

⑤主持编写完成2项以上国家级或省市级重点工艺项目的项目报告、技术报告、工艺设计方案等。

 

(3)技术管理岗位应具备的条件:

①撰写并公开出版有较高学术价值专著1本以上(8万字以上,排名前2);

②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本专业学术论文(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);

③在正式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以上(第1作者不少于2篇);

④主持编写国家、地方、行业、团体、企业的技术标准、技术规程、技术规范2项以上,并正式公布实施;

⑤主持编写完成2项以上国家级或省市级重点项目的项目报告、技术报告、设计方案等。

 

点赞(0) 打赏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